金堂影视作品版权登记代理机构如何选?
作者:四川昌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3-08-17 08:45:20
著作权人逝世?不要担心,著作权是能继承的
我国《继承法》第3条规定,遗产包括“公民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我国著作权法第19条第1款规定: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这一规定表明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享有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在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内,可以由著作权人的合法继承人继承。
根据《著作权法》第19条第2款的规定,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人或者其他作者变更、终止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本法规定的保护期内,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这里未提到作品的署名权、修改权及保护作品完整权问题。由于著作财产权与物的所有权不同,因而其分割的方法也有区别。在著作权分割过程中,对于被继承人死亡时只获得了权利而没有取得实际财产利益的那部分,通常要等到实际财产利益实现时,其继承人才可以通过分割而实际获得。
继承特点1、绝对权。著作权继承不能变更登记,而且也没有交付。
2、双权利人。在继承完成后,著作权的所有权人成为了两个人,一个是著作人身权的所有权人,即作者;一个是著作财产权的所有权人,即继承人。
3、限制继承。继承人却不能任意修改继承的作品。比如,继承人不能把一篇文章中的某个段落删除,也不能将几篇文章重新组合。因为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修改权和保持作品完整权属于著作人身权,继承人继承的只是财产权。
侵犯著作权要负哪些责任?
现如今,知识产权的案例频繁发生,著作权侵权案件也不在少数,这种行为是法律所不容许的,如果有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将要负这些责任。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窃他人作品的。
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9、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
10、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侵犯著作权的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4、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5、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6、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7、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8、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这些作品能受到版权的保护,你的作品属于它们吗?
著作权的对象是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具体有哪些作品请接着往下瞅。
一、文字作品:文字作品是指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或其他相当于语言文字的符号来表达作者感情、思想的作品。
二、口述作品:口述作品是指以口头语言创作的、未以任何物质载体固定的作品,如演说、授课、法庭辩论、祝词、布道等。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1、音乐作品:音乐作品,这是指能够演唱或演奏以旋律节奏、合声进行组合,以乐谱或歌词表达作者思想的作品,如民歌、通俗歌曲、流行歌曲、交响曲、弦乐曲、爵士乐、吹打乐等。
2、戏剧、曲艺作品:戏剧作品不是指一台演出的完整的戏,而是指演出这台戏的剧本。伯尔尼公约也将戏剧作品定为剧本。
3、舞蹈作品:舞蹈作品指的是舞蹈的动作设计及程序的编排,它可以用文字或其他方式来记载。
4、杂技艺术作品:依《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杂技艺术作品,是指杂技、魔术、马戏等通过形体动作和技巧表现的作品,具体表现为车技、蹬技、手技、顶技、走索、空中飞人、民间杂耍等表现形式。
四、美术、建筑作品: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其他方式构成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五、摄影作品:摄影作品,是指借助于摄影器材,通过合理利用光学、化学原理,将客观物体形象再现于感光材料上的一种艺术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是指摄制在一定记录介质上,由一系列的伴音或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借助于适当的装置放映、播放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图形作品,是指为施工、生产绘制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以及反映地理现象、说明事物原理或者结构的地图、示意图等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和有关文档。计算机程序是指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由计算机执行的一组代码化指令,或者可以被自动转化为代码化指令的一组符号化指令或符号化语句。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这是一条弹性条款。随着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将来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作品形式。这一规定可以使法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范围非常广泛,如故事、传说、寓言、编年史、神话、叙事诗、舞蹈、音乐、造型艺术、建筑艺术等都属此类。民间文学艺术的特点是世代相传,往往没有固定化的有形载体,也往往没有明确的作者,其保护办法根据著作权法的授权,由国务院另行制定。法律责任。
邻接权和著作权有什么区别支道权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著作权指作者享有的一系列权利。广义而言,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即作者以外的其他人对作品以外的物品享有的一系列专有权。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
1.不同的主题。著作权的主体是智力作品的创造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邻接权的主体是出版者、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广播电视机构,除表演者外,几乎都是法人。
2.不同的保护对象。著作权受保护的对象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邻接权保护的对象是传播者加工的作品。前者体现了作者创造性的内在劳动,而后者主要体现了传播者的创造性劳动。
3.不同的内容。著作权主要指作者发表和签署作品的个人权利,以及复制和发行作品的财产权;邻接权主要包括出版者对其书刊的权利、表演者对其表演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对其音像制品的权利、广播电视机构对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
4.保护的前提是不同的。只要作品符合法律要求,一经生产就可以获得著作权保护;邻接权的获得必须基于2人以上的授权和作品的再利用。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关系著作权方法的邻接权是什么?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相邻的权利。在中国的著作权法中,这种权利被称为著作权相关权益。著作权方法的邻接权是什么?
著作权法中的邻接权是英美法系中的权利,邻接权的概念在著作权法中很少被引入。例如,英国著作权法将录音制作者和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视为著作权。在美国著作权法中,作者权利和录音制作者权利属于著作权范畴。只有在欧洲大陆法系中,著作权和邻接权的概念才被严格区分。邻接权的保护是由法律规定的,最早见于1936年奥地利的著作权法。当时,立法者认为在文化领域,除了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之外,还有一种劳动成果应该受到保护。这种劳动不同于作者作品的劳动性质,但与作品的传播密切相关。因此,对劳动成果的保护也与著作权保护相关。
我国的著作权法不仅保护创作者的权利,而且在著作权法的第一条中明确规定了与著作权相关的权益保护。与著作权相关的权益是指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报纸的版式、装帧设计享有的权利,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音像制品享有的权利,以及广播电台、电视台对其广播电视节目享有的权利。从中国的法规中不难看出,中国著作权法保护的著作权相关权益与世界上大多数邻接权基本相同。
下一篇:新津区著作权登记形式有哪些?
- 蒲江音乐作品著作权价格合理性深度分析[ 2025-01-26 ]
- 蒲江音乐作品著作权价格合理性探讨[ 2025-01-25 ]
- 金堂影视版权登记流程全解析[ 2025-01-24 ]
- 金堂影视版权登记流程详解[ 2025-01-23 ]
- 锦江区文字版权登记的类型概览[ 2025-01-22 ]
- 锦江区文字版权登记的类型详解[ 2025-01-21 ]